出生于1967年的王水木,與共和國同生日。而他也很感恩黨和,認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憑著淳樸忠厚的人品,也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從開始的一無所有,到現在名下有四家公司,業務遍布全國各地……三十多年的打拼里,不管事業做得有多大,王木水始終給自己定位在“創業者”這樣一個角色上。
創業:幫助別人,成就自己
跟其他創業者的經歷大同小異,王木水也是白手起家。自小家里貧窮,兄弟姐妹眾多,王木水為了謀生便早早外出打工,16歲結束學業開始學習木匠,隨后背著工具箱赴廈門闖蕩,后來輾轉西北。如今,王木水名下已有四家企業,主要生產經營建筑石材,公司立足十三朝古都西安,服務全國客戶。
三十多年的創業生涯里,他始終奉行一個原則——助人為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人幫。”在他看來,“平時肯幫人,急時人幫我。”不管他是怎樣的英雄豪杰,本領多么高強,當他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都會感到力量單薄。相反,如果有許多人支持和幫助他,就會使他振作精神,產生巨大的力量。王木水說,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要跟別人打交道。在我們身處困境時借給我們梯子的人,很可能就是受惠于我們幫助的人。所以,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成就別人才能成就自己。
經營:誠實守信,鑄就品牌
談及經營之道,王木水說誠信經營才是生存法則。多年來,他始終秉承“質量是生命,誠信鑄品牌”的經營理念,可以說,他的每一單業務、每一個項目都是誠信務實、開拓創新的成果。他甚至把“質量是生命,誠信鑄品牌”這句話制作成電話鈴聲,“既是為了提醒自己,也是為了提醒對方,嚴把產品質量關口,恪守誠信經營原則。”
王木水自踏入行業天起,就嚴把原材料采購關,保質保量按時高效提品和服務。一直以來,王木水將誠信經營貫穿到企業生產、管理、服務和制度中,成為客戶交口稱贊的典范。王木水認為,誠信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絕不是靠花錢打廣告就能得到認可。企業信譽取決于管理者,也取決于每一名員工的言行,因為在顧客眼中,每一名員工都代表著公司,所以一定要堅持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做到不走歪路、不失良知、不推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樹立形象,立足行業,行穩致遠。
團隊:同甘共苦,力克時艱
作為企業創始人和負責人,王木水很重視團隊建設。他很清楚,對于公司來說,團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多好的項目、多好的產品,始終是要人來運作的,所以在整個創業過程中,王木水注重構建一個跟他步調一致的團隊。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他始終把自己姿態放得很低,主動深入員工當中,聆聽大家需要什么,思考怎么滿足大家的需求,怎樣提升大家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自2020年疫情以來,王木水堅持“不減薪,不裁員”,沒有因為疫情辭退一個員工,也沒有因為疫情克扣員工一分錢工資,而所有的員工都堅定不移地跟著他。正如王木水常說,“一個人的成功,不是看能掙多少錢,成多大事,重要的是要看這個為多少人提供了幫助,要看身后有多少人跟隨。”如今,王木水的企業員工凝聚心更強,員工的企業榮譽感更強,更加堅定不移地跟著王木水,上下一心,通力協作,朝著企業發展目標穩步前進。
商會:以商養會,以會促商
王木水初到西安,有幸經朋友介紹與商會結緣。正因為他熱心商會事務,關注商會發展,就在加入商會的第二年,就被大家一致推舉為執行會長。在商會身份發生變化,他深感責任重大。經過深入分析和思考,他認為,商會是個非盈利組織,商會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應該走一條“以商養會,以會促商”的發展道路。特別是商會領導要率先垂范,帶頭表率,要真正為廣大會員著想。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以團結友愛的心態為商會著想,就一定可以讓泉港商會走出一條光明之路。
這些年來,商會在會長的帶領下,在組織發展、總部建設、宣傳推廣、活動開展、團隊建設以及行業交流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在行業低靡的情況下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很多泉港鄉親都孤身一人在外闖蕩,陌生環境需要是從頭做起,需要得到更多幫助支持,所以王木水鼓勵大家積極加入商會,融入組織,抱團合作,共享資源,同謀發展,協作共贏。
公益:義不容辭,量力而行
與其他企業家一樣,王木水也認為企業家一定要有愛心,要懂得回饋社會,熱心慈善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在這方面他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做公益不是隨份子,不能互相攀比。有能力參與公益事業是好事,但在影響工作和家庭的情況下過度參與就不值得提倡了,因為這樣違背了從事公益事業的宗旨和初心。愛心和善心人人都要有,但一定要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和經濟實力,量力而行,決不能殺雞取卵,釜底抽薪。
他很喜歡左宗棠的一句名言:發上等愿,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意思是做人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對緣分抱著隨遇而安的態度,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多奢望,過簡樸的生活。看問題要高瞻遠矚,過簡樸的生活,不奢華,看問題時,角度要高,心地寬容,不苛責別人。一直以來,王木水就是把這句話作為人生信條,時時提醒自己高瞻遠矚,穩重低調。他堅信,只要堅持務實進取,誠信經營,一定可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