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的作品時,時爽時不爽,如張無忌這個主角在很多做法上就比較懦弱,郭靖和令狐沖有時候就顯得比較迂腐,感覺不爽。
為什么不爽?因為這些主角在應對事件時沒有做出讀者期待的選擇。
比方說,主角身懷武藝路遇劫匪時,如果主角毫無原因地低聲下氣,交了一大筆買路錢,讀者當然不爽。主角的選擇不是讀者想要的選擇,那么讀者就會覺得這個主角和自己有距離感,那也就無從代入了。所以說白了,主角要有代入感,必須做事要符合讀者的期望。代入意味著主角的歡樂和痛苦都會映射到讀者身上,而沒幾個人看你的作品是來找不痛快的。讀者希望得到的是快樂,是過癮,是爽甚至爽到爆,所以你創作的人物絕不應該有大的痛苦,即使有也要強力復仇。
從代入感的角度來說,如果塑造的一個智商遠超常人的角色是不能產生代入感的,這個角色和讀者的本質差異讓讀者對這種角色有極強的疏離感。這個角色的選擇——為了突出其能力或智商,都是不同于常人的。他行為的結果固然讓讀者爽,但是他的行為卻讓讀者無法認同。如福爾摩斯這部作品中,讀者能代入的,絕不是福爾摩斯,而多是華生。華生是個普通人,福爾摩斯不是。如果沒有華生這個角色讓讀者用來帶入,這本書的精彩程度至少削弱一半。
必須注意的是,代入感不代表你塑造的人物不能擺脫普通人的身份。隨著主角的發展,人物或者主角必然會進入到一個地位或者境界比較高的狀態。這個時候主角做事的方法必然和普通人有距離,但是這種距離只能是手法和可調動的資源上的不同,而不能是價值觀的差異。如主角從一個小武士變成了一個將軍,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大危機降臨到一個忠心耿耿的小弟頭上,如果主角不出面,小弟必死無疑。如果出面,主角立刻要遭受非常大的打擊。這個時候,讀者會希望主角怎么做?如果回答“把小弟推出去”,您很殺伐果斷,符合很多現實中上位者的選擇,但是抱歉,多數讀者不會喜歡。如果回答“自己沖出去承受損失”,多數讀者會認同主角的選擇,但是讀者不會喜歡這個結果,所以會說你虐主。讀者喜歡的是什么呢?首先,主角堅持普通人的價值觀,要保護小弟,其次,讀者不喜歡失敗和打擊,所以主角不能受到大的損失,即使受到損失也要千百倍地還給這危機的源頭——一個反派角色。雖然現實中往往沒有這種好事,但是讀者來看你的作品是為了看現實嗎?他們就是要看主角贏,而且喜歡看主角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大逆轉。
的確,讀者認同的是普通個人的行為準則,但更多的是普通人心里所想要的行為,而不是現實中會采取的行為。讀者們走夜路被持刀劫道多半會乖乖交出錢,但是他們心里不喜歡這種東西,在作品里希望主角能好好教訓一下劫匪。這種符合普通人內心期望的選擇才容易讓讀者產生代入感。
日本動漫中常有一個大俗套情節:形勢危急,需要一個角色自我犧牲生命,當時根本看不到其他途徑能夠成功。主角這時候站出來說怎么能這樣呢?我不希望你去死,然后大家陷入絕境,終卻戰勝困難,不但達成目標而且無人犧牲。
這個情節的設計,雖然是大俗套,但卻準確把握住了觀眾和讀者的心理。讀者希望的恰恰是這個角色不要死,而結局還圓滿。
當然,使文章有代入感的創作方法有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行為上源于現實,高于現實,心理上貼近現實,超越現實——這,就是現實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