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東莞的大批工廠倒閉,伴隨著工廠倒閉的關店潮也迅速蔓延,加上化妝品的強勢宣傳,一時間,秀之平的合作商及出貨量縮減了30%左右。
30%,常人看來不是一個太嚴重的數字,但對秀之平的影響是嚴重的,打擊是巨大的——在成本固定的情況下,30%的縮減直接導致整個利潤下降了60%。
一定程度而言,秀之平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
怎么辦?
當時有三條路可以走。
一條路是,跟這些品牌廣告持續轟炸,已經規模化、品牌化的連鎖店進行合作,給他們供貨。但這條路幾乎是行不通的,秀之平的定價在小品牌中是相對較高的,加上供貨方式、結算方式、介入方式等都存在很大分歧,沒有可談的余地。而且,這些連鎖品牌不缺供貨商,也有自己的工廠,在他們眼里,秀之平如果要合作,根本沒有談判的權利,只有順從,遵照他們制定的規則。
一條路是,提升品牌影響力,讓秀之平自立于品牌化行業之林。這種做法就跟當時的幾家化妝品巨頭一樣,請明星代言,在電視上打廣告。這在當時或許是一條可取之路,但同時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其一,花費巨大,知名明星代言需要上千萬的代言費,就算普通明星,也要幾百萬;電視廣告是以秒計算時間,投一次兩次沒有太大效果,要長時期投資,當時的化妝品電視廣告瘋狂的什么程度——動輒就是某節目的總冠名商或者標王;其二,當時很多化妝品勁頭正盛,品牌宣傳鋪天蓋地,若在這個時候做品牌,難免陷入一場亂戰,相比較幾家企業,秀之平的勝算并不高,不但不高,還依然存在很多風險;就好比在如今淘寶、京東、拼多多巨頭林立的時代再做一家電商平臺,做起來的概率可想而知。總而言之,投入很大,產出未知。其三,投資人雖然不干涉鄧偉平的決策,但對這條路持反對意見,畢竟,花掉幾千萬容易,但未來形勢莫測,要賺幾千萬,不見得是多么輕松的事情。
鄧偉平心里,這條路雖然也是一種決策,但他并不打算朝這條路去走,在他看來,走品牌這條路不僅投資過大,而且過遲了,如果能在前幾年把品牌推起來,或許秀之平會是另一番景象。
也壞、可以暢想又不能假設的就是——或許。這世上沒有或許。
這條路不通,還有第二條路——做自己的連鎖店。這第二條路似乎也是的一條路。
其實,很早之前鄧偉平就有做自己連鎖店的想法了,只是當時的業務勢頭迅猛,事業一路高升,這個議題遲遲沒有提上日程。如果沒有經融危機,這個議題或許依然不會提上日程,但現在,是時候了。遇變求變,以變制變,這就是鄧偉平。
鄧偉平將市場部的高管召集起來開會,商討秀之平何去何從的問題。經鄧偉平分析,大家也都認識到,做連鎖經營,是秀之平可行也幾乎是的選擇。
路子確定了,就是怎么執行的問題了。
做連鎖經營,有幾個方面的要求:需要錢,需要好的選址,需要好的店長,需要處理好利益分配關系。
錢的問題好解決,公司所積累的資金完全足夠;
選址的問題不可輕視,如果選址不好,沒有人流量支持,再好的產品,再好的店長,也是事半功倍,甚至死路一條。但,鄧偉平對于這一條有把握,有心得。鄧偉平固然不懂選址,他下面的團隊也沒有很專業的人,但他明白,這世上的學問,叫知道誰知道。我不會,但是我知道誰會。我不懂選址,但是肯德基、麥當勞一定懂,我們的競爭對手一定懂,他們不但懂,且在選址方面下足了功夫。既然如此,秀之平的選址就變得簡單了——開在肯德基、麥當勞或者競爭對手的附近,也就是說,他們的選址,只是在這些店的附近等一個此房轉讓或者此房招租的機會。
接下來,重要的問題來了,店長哪里來?利益怎么分?這看起來是兩個問題,但其實是一個問題——選一個好店長。
當時公司擁有一批現成的資源——派駐店面的導購。雖然很多店面關閉了,但當時的事業群落很大,只要不是主動辭職,都勻到其他店面繼續工作。這些人中,有部分人員經驗豐富,可以擔當店長一職。當時大家還提出招聘店長等一些想法,但顯然,用現成的資源是一個選,他們了解秀之平,也有經驗。
店長哪里來,鄧偉平心里還有個想法——從競爭對手中來,從的同行中來,說得再直白一點,哪些化妝品行業前幾名的連鎖店的店長,就是秀之平的未來的店長。鄧偉平觀察到,哪些同行的店長都是初高中畢業,從湖北湖南福建等地到東莞的打工者,沒有什么比多掙錢更能吸引他們。
當鄧偉平分享了這個想法以后,很多員工都在發笑——這怎么可能,人家在大品牌店干得好好的,怎么會跟著我們干,人都是向高處走的……
鄧偉平一路走來已經習慣了員工的這些反應,也尊重他們的想法。
具體如何將這些店長吸收到自己這里來呢?這就必須提到接下來的問題——利潤如何分配的問題。
這是核心中的核心,重點中的重點。
有人提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底薪翻一倍,店長必為所動,好店長手到擒來;有人建議,提高底薪的同時增加獎金,也有人建議,多分紅……
大家的建議都有一定道理,如底薪翻倍,這無疑是一個大招,但也存在弊端,這無疑將有限的利潤壓縮了。關鍵的是,錢給的多了,人來了,就會有好結果嗎?事實上,鄧偉平早已謀劃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論——三七方案。
簡言之,就是七成的利潤歸于店長,公司只拿三成。
但,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因為一家店運營好壞,能否持續,僅僅靠利益遠遠不夠。古人常言,斗米養恩人,擔米養仇人,光靠分錢,一般不會分出個好結果。退一萬步講,就算能分出個好結果,起碼得掙了才有得分吧?因此,這里面還涉及很多問題,如何提升店長的積極性?如何又快又穩定地掙錢?
鄧偉平心里也有答案。
如何提升積極性——人性都是自私的,只有順從人性,商業才能成功——只有為自己干的時候,店長的積極性才是的。于是,三七方案有了另一層含義,前期投資,公司投資七成,店長投資三成,分紅剛好反過來。
店長投資三成,也是一個思謀良久的決策,太低了,店長把投資不當回事,太高了,很多人沒有那么多錢。三成,剛剛好。
越是不容易得到的,越顯得珍貴,這7成的分紅,也不能隨隨便便就給出去了,鄧偉平設定了一個先決條件,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回本,才能獲得獎勵。按常理,投資30%,分紅30%,剩下的40%,在一年內回本的,公司獎勵40%,13個月回本的,獎勵30%;14個月回本的,獎勵20%,15個月回本的,獎勵10%,16個月回本的,不享受任何獎勵。
要真正拿到70%,還得靠自己真本事。正如這世界,別人幫你,但前提是你肯努力,別人想拉你一把的時候,找不到你的手,再仁慈的上帝怕也是無能為力。
——這就是鄧偉平三七方案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