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寧開了五家門診的鄧偉平不滿足于僅在濟寧這個地級市發展,他內心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他謀劃著首先攻克山東的省會城市濟南,然后以濟南為跳板,將門診開遍山東省全市。
而這步,就是在深圳注冊一家醫療公司。
深圳是改革開放早一批受益的城市,1979年,在南中國海邊畫下“一個圈”,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大特區應運而生。到了21世紀初,深圳已發展成為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國際化城市、科技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在外地人尤其是北方內陸城市人的心中,深圳是先進和發達城市的代表,加上有很多醫療行業的頭部企業均在深圳建廠辦廠,從深圳來的醫療公司,自然專業度強,可信度高,是拓展業務的一塊敲門磚。
在深圳注冊公司以后,1997年,鄧偉平便在濟南的保健品市場租了一個檔口,正式進軍濟南。雖然在濟寧很多年,但平日里也僅是路過濟南,對鄧偉平而言,濟南是一個幾乎完全陌生的城市。
為了做好日常接待及處理一些工作事務,他招聘了一個文員,可一個文員還不夠,鄧偉平尋思,雖然他醫療門診方面的專業度很高,但畢竟年輕,可信度不足,加上他只有小學文憑,自認為“沒見過世面”,且表達能力不是特別出眾——他需要一個善于言談、成熟穩重、有親和力、有氣質的好幫手來跟他一起拓展業務,必須找能人相助,才能大展拳腳。
無巧不成書,正在他求賢若渴的時候,鄧偉平就被邀請去聽安利的講座,講課的老師名叫李軍,身高160左右,比鄧偉平大10歲左右,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說起來,跟鄧偉平也算半個老鄉。
安利成立于1959年,是位于美國密執安州的一家的美國直銷公司,主營保健食品、美容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家居護理用品和家居耐用品等系列產品,涉及消費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1992年,位于廣州的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到了90年代中后期,安利公司的業務已遍及世界80多個和地區,公司產品發展為五大系列450多個品種。
安利“全面的品類、直銷的模式、豐厚的回報、利益的共享”等吸引了很多人想賺錢的人的加入,開講座是他們拓展業務常規的手段之一,他們租下球場、電影院或者大型活動場所,一場講座少則幾百人,多則上萬人,而那些站在講臺上的老師們,不乏行業精英和杰出的人才。
一場講座聽完,他完全被李軍“流利的口才、不凡的談吐和氣質型長相”所吸引,講臺上的李軍不但善于表達,且當著成千上萬人的面演講,她絲毫不怯場。這讓臺下的鄧偉平心生敬佩,雖然他那時已經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個年頭,也算是個小有成績的創業者,跟很多“臺下諸葛亮,臺上豬一樣”的蕓蕓大眾相比,在一定的場合,他還可以發揮,但跟李軍相比,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差距。
他內心有久旱逢甘霖的竊喜,他心里開始計劃著:這樣的人,就是我要找的人,我要認識她,我要她為我所用。
演講結束后,鄧偉平主動迎上去跟李軍打招呼,并邀請她一起吃飯。李軍也對鄧偉平表達了極大的興趣,他也在試圖成交鄧偉平,推廣安利的產品。
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鄧偉平在李軍處前后買了幾千塊錢的安利產品,雖然,好多東西根本用不著,但誠意為先,不但買東西,還不斷邀請李軍吃飯。
吃了幾次飯以后,鄧偉平見火候已到,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軍很爽快地應承下來了。
這完全在鄧偉平的意料之中。除了老鄉之情,鄧偉平還給了李軍無法拒絕的“五利”理由,合作,李軍則有“五利”,拒絕,對雙方而言都是損失。
其一,他跟李軍的合作,是以李軍兼職的形式來進行,絲毫不影響她“安利”的主業,不占用她太多時間;其二,工作難度不會太大,主要是打電話邀約,配合談判、處理合同及中途跟進等;其三,在工作需要時給李軍配備專車和司機,前期的費用由鄧偉平一力承擔;其四,一旦談成一家,給予李軍2萬元的提成;其五,李軍做安利也需要拓展人脈,而合作的過程也是她拓展業務、積累人脈的過程。
那時的大型正規醫院都會在報紙上登廣告,鄧偉平便買來、借來各種報紙,經自己簡單篩選后交給李軍,李軍打電話邀約,確定有意向,鄧偉平便帶著李軍一起去拜訪。
就這樣,兩個人默契配合,鄧偉平解決專業性問題,做出決策,而李平負責邀約、起草合同、跟進過程,兩個人一唱一和,很快便拿下了濟南的兩家大型醫院。
拿下這兩家醫院后,鄧偉平快速復制在濟寧積累的模式和經驗,他開始在當地各種報紙上大力投廣告,少則四分之一版、半版,多則一整版,有時軟廣硬廣一起上,會占用整版及以上的版面。越是宣傳,來的病人便越來越多,病人越多,越是掙錢,越是掙錢,廣告就投地越多,如此形成一個有序的良性循環系統。從《齊魯晚報》、《濟南醫報》等幾家報紙到多家報紙,從報紙到山東電視臺電視插播的10s、15s廣告,每個月在各種報紙上所投的廣告,費用合計十多萬,加上電視廣告,每年投資的廣告費高峰時將近三四百萬,鄧偉平成了各大報紙及山東電視臺的金主和寵兒。
有了省會城市的合作案例做底本,有了這些紙質媒體的廣告和電視廣告,有了相對成熟的談判經驗,繪畫起其他地方的事業藍圖難度更低了、阻力更小了。鄧偉平依然對報紙的信息進行篩選,然后交給李軍,就這樣,在1997-1998年僅僅兩年的時間里,濟南、淄博、濱州、煙臺、威海共6家門診相繼開業。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其間一共談下了8家門診,除了上述6家,還有青島和西安。尤其是青島的一家醫院,他已經連續拒絕了幾十家類似于鄧偉平這樣的合作單位,是一塊十足難啃的硬骨頭,但不料,鄧偉平與李軍一出馬,便達成了合作。這除了有深圳的公司做背景外,良好的搭配、大方的出手、成熟的經驗等都讓鄧偉平快人一步。
西安的門診是在鄧偉平到西安找老鄉交流、學習順道游玩西安時談下來的,談下來的件事就是要申請廣告,兵馬未動,廣告先行,沒有廣告,就意味著沒有客源,那時候正規媒體的醫療廣告必須經過衛生局審批才能正式登報,青島和西安的門診因未通過廣告申請而沒有真正營業的,但鄧偉平如日中天的事業自此可見一斑。也不得不承認,李軍在事業拓展中所發揮的的輔助作用。
如果沒有李軍,鄧偉平的事業會怎么樣?
鄧偉平脫口而出,“如果沒有李軍,一定會有張軍、王軍和其他軍,因為我當時有目標,知道要怎么做,知道要找什么樣的人,遇見李軍,我很幸運。”
事實不容假設,但更值得思考的是,不管是李軍、張軍還是其他軍,會不會為你所用,這才是問題真正的關鍵。
事業如日中天的鄧偉平在接下來會怎么做?他內心的事業版圖要擴展向何方?他將如何進一步締造自己的商業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