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深入推進及經濟全球化浪潮進一步席卷中國的咄咄形勢,外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越來越呈現出國際化的特點和國內外市場一體化的趨勢,我國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國際競爭國內化、國際市場開放化、國內市場國際化和國內競爭白熱化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品牌爭先恐后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勢登陸中國市場,中國國內市場的國際化水平水漲船高式的被推向了新的高度。
中國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做久已離不開國際化市場,這一客觀實際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對中國外貿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單純依靠繼續擴大國內市場占有率顯然已非上策,外貿企業必須在重視國際市場和借助國際資源的基本前提下,在苦煉內功和用國際化視角參與市場競爭的思想指引下,實現國際和國內市場共同開拓、相互促進、全面提升、持續發展。
要真正沿著“國際國內市場并重、兩條腿走路”的戰略思維前進,就要學會大力借助外貿服務企業的力量;要積極主動參與國際化分工。
中國外貿企業在外國開拓市場時大多采用毛主席“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模式,即以“經濟欠發達地區”以及“跨國公司相對薄弱的市場”為突破口,以“經濟發展潛力相對較大”以及“經濟增長相對較快”的和地區為重點,在判斷形勢后穩扎穩打或快速占領市場之后,終與當地大型集團公司或跨國品牌公司在市場中進行全面競爭。
不得不說,在中國創新能力快速增強和經濟快速崛起的過程中,這一戰略模式為中國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和無限機遇,如今,外貿企業應當大力借助如陜西聯合商品等大型外貿服務企業的雄厚力量,依據自身實力及我國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非洲、中亞、東南亞等發展中為突破口,特別是要抓住優勢產品為企業帶來的戰略機遇期,通過建立健全銷售體系、加大產品銷售力度以及與當地代理商合作,逐步將出口為主的銷售模式變為海外當地企業代理的銷售模式,在判斷時局中完成企業全球化的銷售網絡布局。
迅速發展的中國和日漸發達的中國現已成為中國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知名企業為搶奪市場而開始進一步在中國輸入技術和資金,這樣的環境在對國內企業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商機,中國外貿企業在增強抗風險能力、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以及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形勢下,積極主動參與國際化分工,使得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在保持和國際化市場同步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自我,在內外融合中走出一條有自己企業特色的多元化、國際化發展之路。
順應時代潮流,內外市場并舉,中國外貿企業的進一步騰飛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