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寫回憶錄?
有那么多的感悟,我們尚未聆聽;
有那么多的教誨,我們尚未銘記;
有那么多的感動,我們尚未體會;
有那么多的苦難,我們尚未了解;
有那么多的恩情,我們尚未報答;
有那么多的財富,我們尚未繼承;
……
有那么多的感悟,我們尚未聆聽
土饅頭
郝老師是初中某中學的老師。
2014年大年三十的早上他與大哥去上墳,大哥便給他說起了兩個鄰居因“爭地頭上的樹是誰家的”而引發的種種糾紛,大哥搖著頭笑嘻嘻地說道:“這些人真是想不開,什么這是你的,那也是你的,人終都是一個土饅頭(人死了以后堆起的像饅頭一樣的墳墓),有什么好爭的。”
郝老師自豪地說道:“我大哥打小就是一個放羊娃,沒有讀過書,現在除了家里人的名字,只會寫一些極其簡單和常用的字。只是沒想到,他對生命有如此深刻的感悟。”
如果常人都能想通這一點,就會對身邊的人多些包容,少些抱怨,就會生活得更加自在一些。
有那么多的教誨,我們尚未銘記
大恩如仇
李老師是西安某大學的教授,他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
,女兒把自己找的對象領會了家,李老師覺得男孩太胖、人長得一般、對人沒有禮貌、家里窮,可女兒就是一根筋,死活要跟這個男生在一起。
李老師無奈,只好成全了他們,結婚的時候,男方家里一分錢沒出,所有酒席、衣服、裝飾等,都是李老師一手操辦,同時給女兒女婿付了近20萬首付買了三室一廳的大房子。婚后一年,還給女婿籌錢辦了一家公司。
這樣的好丈人,全世界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幾個,可是,當一切都順當的時候,女婿有了外遇,要跟女兒離婚。
李老師幾次從中調解,可女婿不但不記他的恩情,反而惡語相向。
李老師怎么辦?他大半輩子的積蓄都給了女婿,要緊的是,女兒的幸福又將交給誰?
李老師痛哭流涕,每當提起這件事,他總是感慨道:“對人不能太好,大恩如仇啊!”
有那么多的感動,我們尚未體會
到哪里都是雙份工作
在與客戶的一次聊天中,他談起了自己的母親。母親現在落了一身的病,那些寶貴的年華,都在為讓孩子活得更好的拼命中流失了。
客戶含著淚說道:“我母親是一個特別要強的女人,別人家孩子有的,他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有。在我15歲的時候母親出去打工,每次都是雙份工作,我上初中時,母親白天給工地上做飯,晚上下深井淘金,工地的活兒干完了,她白天去給人鋤地,晚上出去到大酒店當夜班服務員;我上高中的時候,母親說工地上掙錢多,直接去了工地,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干;上大學的時候,母親的身體很不好,腰腿疼痛,高血壓,小腿浮腫,咳嗽……只好改行做家政工作,白天做飯打掃衛生,晚上到一家紙箱廠做計件活兒……”
客戶越說越激動,竟忍不住大聲哭泣,惹得客廳的人都掉下了眼淚。
有那么多的苦難,我們尚未了解
十幾年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客戶牛老師是一家飯店的老板。
雖然現在略有積蓄,但農村出身的他,走過了太多常人無法想象的路。
“我小時候學習很好,尤其是我寫的毛筆字,老師見了都夸我,可家里窮,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白面饅頭,我吃黑面饅頭,同學們都看不起我,欺負我,我便輟學了。輟學以后,家里的擔子便慢慢落在了我的身上,種地,放羊,割草,雞還沒叫,就要起來忙活,晚上半夜才下地,連著十幾年,我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從我上學回來,家里人就沒把我當一個孩子看過,我比一個大人承受地多得多。”
牛老師現在是三個孩子的父親,“我們當父母的多拼一點,孩子就能生活得好一點,在我內心里,不允許孩子受和我們曾遭過的罪!”
有那么多的恩情,我們尚未報答
恩人,我要把2個銀元還給你
客戶張老師現年已83歲高齡,她18歲的時候只身來到西安,當時西安兵荒馬亂,她身上僅有的1個銀元在與一個陌生人擦肩而過時不翼而飛了。
沒有電話,沒有親戚朋友,她該怎么辦?
餓了,忍著,困了,只要是不被人趕,都可以睡覺。深夜,她倚著半截斷墻睡著了。“姑娘,快醒醒,姑娘……”
只見一個穿著軍大衣的人站在她面前,對方詢問了一番后,給了她2個銀元:“姑娘,現在世道這么亂,在城里討生活不容易,你還是回到鄉下去吧,就算受凍挨餓,但沒有性命之憂啊。”
她跪下給他磕了頭,可不等到她問姓名和地址,他便走了。
張老師眼淚在眼眶里打轉:“他或許早已不在人世,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找到他,報答他,但是這份心意一直在我心底,我希望他能感受到。”
有那么多的財富,我們尚未繼承
一要孝,二要誠
客戶楊老師是一家餐飲企業的老板,他認為他的成功,得益于父輩流傳下來的精神財富。
楊老師在一次交流中說道:“我們楊家出了很多勘稱成功的人,我們家族中有很多人都是百萬富翁,這跟我們的家風有很大關系。我們楊家人有做事有兩條原則,,孝敬父母,遠離不孝之人。自古有云,孝子之家出忠臣,人性都是自私的,一個男人,先愛老婆孩子,再愛父母,其次是兄弟姐妹,不愛父母的人不能共事,必須遠離。第二,做人必須誠信,寧可少掙錢,不可瞎欺瞞。”
我在與楊老師的交往中感受到他對父母的愛,無論多忙,每天都要跟父母通話,一有時間就將父母接出來散心,雖然父母沒有給他多少錢,但他如今的成就,都得益于家族和父母留傳的精神財富。